1、离愁别恨的:念去去、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自古多情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应是良辰好景虚设,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梳洗罢,独倚望江楼,过尽千帆皆不是,斜晖脉脉水悠悠,肠断白频(不是这个频,正确的那个我打不出来,应该在加一个草花头)洲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,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
2、峰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
(资料图)
3、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,许多愁。
4、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。
5、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6、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7、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
8、何当共剪西窗烛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9、云横秦岭家何在?雪拥蓝关马不前。
10、劝君更进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处相思,两处闲愁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
11、乡书何处达,归雁洛阳边。
12、试问闲愁都几许。
13、一川烟云,梅子黄时雨。
14、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因思杜陵梦,凫雁满回塘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,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
15、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,许多愁。
16、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17、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18、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
19、何当共剪西窗烛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20、云横秦岭家何在?雪拥蓝关马不前。
21、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,许多愁。
22、一处相思,两处闲愁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
23、试问闲愁都几许。
24、一川烟云,梅子黄时雨。
25、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26、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27、水今日乱离俱是梦,夕阳唯见水东流。
28、世情已逐浮云散,离恨空随江水流。
29、花自飘零水自流,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
30、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
31、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销愁愁更愁。
32、风萧萧兮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长江悲已滞,万里念将归。
33、汴水流,泗水流,无情汴水自东流。
34、无情汴水自东流,只载一船离恨自西州。
35、2、明月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
36、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
37、多情只有春庭月,犹为离人照落花。
38、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
39、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
40、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悲欢离合”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。
41、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。
42、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43、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
44、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45、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。
46、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。
47、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,冷月无声。
48、“何处相思明月楼?可怜楼上月徘徊……” “明月楼高休独倚,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”3、花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
49、自在飞花轻似梦,无边丝雨细如愁。
50、是出红衰翠减,冉冉物华休。
51、满目山河空念远,落花风雨更伤春。
52、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
53、4、酒落魄江湖载酒行,楚腰纤细掌中轻。
54、明月楼高休独倚,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
55、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
56、今朝有酒今朝醉, 明日愁来明日愁。
57、 “问人间,谁管别离愁?杯中物。
58、” “三杯别酒肝肠断,一曲阳关离恨添。
59、”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
60、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
61、何以解忧,惟有杜康”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”“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
62、”醉不成欢惨将别,别时茫茫江浸月。
63、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64、劝君更进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 5、梧桐春风桃李花开日,秋雨梧桐叶落时。
65、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
66、梧桐昨夜西风急,高楼目尽欲黄昏,梧桐叶上潇潇雨。
67、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桐以秋声。
68、梧桐半死清霜后,头白鸳鸯失伴飞。
69、梧桐树,三更雨,不道离情正苦;一叶叶,一声声,空阶滴到天明。
70、 怀古伤今的诗句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
71、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
72、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
73、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74、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
75、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
76、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77、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78、满 江 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,荒烟外,许多城郭。
79、想当年,花遮柳护,凤楼龙阁。
80、万岁山前珠翠绕,蓬壶殿里笙歌作。
81、[注]到而今,铁骑满郊畿,风尘恶。
82、 兵安在?膏锋锷。
83、民安在?填沟壑。
84、叹江山如故,千村寥落。
85、何日请缨提锐旅,一鞭直渡清河洛。
86、却归来,再续汉阳游,骑黄鹤。
87、 【注】万岁山、蓬壶殿: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、亭台宫殿。
88、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?“万岁山前珠翠绕”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?(2分) ⑵词中写了哪些“风尘恶”的景象?(4分)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,结尾说“再续汉阳游,骑黄鹤”,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?(4分)参考答案】 ⑴想当年,到而今。
89、借代。
90、 ⑵铁骑满郊畿,士兵“膏锋锷”,百姓“填沟壑”,千村寥落。
91、 ⑶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,对外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,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,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,转到想象中“提锐旅”“清河洛”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。
92、2010高考语文复习:咏史怀古诗鉴赏一、咏史诗的概念咏史怀古诗,主要是以历史事件、历史人物、历史陈迹为题材,借登高望远、咏叹史实、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、寄托哀思、托古讽今等目的。
93、班固的《咏史》是我国是诗歌史上第一首以咏史为题的诗,真正奠定咏史怀古诗传统的是西晋左思的《咏史》八首。
94、这组诗借咏史来反映寒门知识分子和世族门阀之间的矛盾。
95、这种叙述历史与抒发情怀的结合,成为咏史怀古诗词的传统,被后世诗人传承沿袭。
96、二、怀古诗的特点方若虚云:“怀古者,见古迹,思古人。
97、其事无他,兴亡贤愚而已。
98、”(1)结构:临古地——思古人——忆其事——抒己志(2)内容:国家——国运衰微,统治者——荒淫奢侈,名地——昔盛今衰,古人——壮志难酬,忧国伤时,孤寂失意。
99、(3)手法:用典 对比 借古讽今 吊古伤今(4)语言:含蓄蕴藉(5)意象:历史人物,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 柳营 后庭花(6)表现手法:运用典故,今昔对比,借古讽今,即事议论(7)思想感情:吊古伤今,昔盛今衰,怀才不遇(8)风格:或雄浑壮阔,或含蓄沉郁三、怀古诗常用的典故投笔:《后汉书》载:班超家境贫寒,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。
100、他曾投笔感叹,要效法傅介子、张骞立功边境,取爵封侯。
101、后来“投笔”就指弃文从武。
102、2、长城:《南史檀道济传》,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,权力很大,受到君臣猜忌。
103、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,檀道济大怒道:“乃坏汝万里长城!”后来就用“万里长城”指守边的将领。
104、3、楼兰:《汉书》载;楼兰国王贪财,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。
105、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,计斩楼兰王,为国立功。
106、以后诗人就常用“楼兰”代指边境之敌,用“破(斩)楼兰”指建功立业。
107、4、折腰:《宋书隐逸传》载,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,因不肯“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”而弃官归隐。
108、“折腰”意为躬身拜揖,后来喻指屈身事人,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。
109、如李白《梦游天姥岭留别》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?”5、化碧:《庄子外物》载,苌弘是周朝的贤臣,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。
110、他在蜀地自杀后,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,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。
111、后来人们就常用“化碧”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。
112、10、五柳: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载:宅边有五柳树,因以号为焉。
113、后来“五柳”就成了隐者的代称。
114、1东篱:陶渊明《饮酒》: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115、”后来多用“东篱”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。
116、如李清照《醉花阴》:“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”。
117、13、劳歌: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。
118、劳劳亭旧址在南京,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。
119、“劳歌”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。
120、16、阳关: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;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121、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122、”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“围城”、“阳关”。
123、后庭花——即玉树后庭花,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,为绮靡之音。
124、如:“商女不知忘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
125、”(杜牧《泊秦淮》)杨柳曲——乐府曲调“杨柳枝”,有时也作“折杨柳”,主要写军旅生活,从梁、陈到唐代,多为伤别之词,以怀念征人为多。
126、如:“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127、”(王之涣《凉州词》)“笛中闻折柳,春色未曾看。
128、”(李白《塞下曲六首》其一)行路难——古曲名,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。
129、如:“天山雪后海风寒,横笛遍吹《行路难》”(李益《从军北征》)四、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步骤和方法。
130、要弄清史实。
131、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诗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,因此鉴赏的第一步,就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,比如像赤壁、金陵、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。
132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。
133、当然,诗词的注解,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第一步。
134、要体会意图。
135、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法思古之幽情,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时触发感慨的媒介。
136、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,从历史上孙权、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,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,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。
137、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,自己的报国无门,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。
138、要领悟感情。
139、诗人咏史怀古,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: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,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,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《题乌江亭》诗,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:“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
140、”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:“江东子弟今虽在,肯为君王卷土来?”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,或是感慨个人遭遇,或是抨击社会现实。
141、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《赤壁怀古》和《京口北固亭怀古》,便是如此。
142、要分析写法。
143、不同的写法,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。
144、有以景衬情的,如苏轼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,有议论引发的,如清人刘献庭的《王昭君》,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。
145、也有作正反对比,或是侧面烘托。
146、另外,引用典故也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。
147、五、理解并背诵以下诗词。
148、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
149、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《后庭花》。
150、注:①秦淮,是一条河的名称。
151、(江苏省)秦淮河由城中穿过,流入长江,两岸酒家繁多,是当时豪门贵族、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。
152、②《后庭花》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,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,不理朝政,最终丢失了江山,因此他所作的《后庭花》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。
153、(1)该诗连用两个“笼”字,试谈谈其表达效果。
154、两个“笼”字,既突出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,又寄予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。
155、(2)谈谈你对三、四两句的理解。
156、表面上,诗人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,其实,在场听歌的应是达官显贵,所以这句实乃对那些达官显贵不以国事为重而贪图一时享乐的抨击。
157、2、过华清宫 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
158、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
159、注:①华清宫: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,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。
160、此诗以“一骑红尘”与“妃子笑”之间的戏剧性冲突为中心组织全诗,构思、布局之妙,令人叹服。
161、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一句的理解。
162、一方面,是以卷起“红尘”的高速日夜奔驰,送来荔枝的“一骑”,挥汗如雨,苦不堪言;另一方面,则是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,嫣然一笑,乐不可支。
163、两相对照,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。
164、周幽王的烽火台也在骊山顶上。
165、作者让杨贵妃在骊山“山顶”望见“一骑红尘”,并且特意用“妃子笑”三字,是有意使读者产生联想,想起“褒妃一笑倾周”的历史教训的。
166、3、赤 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
167、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
168、注:大乔、小乔为江东著名美女,大乔为孙策之妻,小乔为周瑜之妻。
169、相传曹***建铜雀台,命曹植撰《铜雀台赋》,有云:“揽‘二乔’于东南兮,东朝夕之与共。
170、”“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
171、” 两句何意?两句诗是说,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,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***,历史将要重写。
172、这两句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,曹***的文才武略并不逊于周瑜,就军事力量而言也远远超过孙刘联军,赤壁一战,曹军败北,周瑜不过是有东风之助而成功,不能以一战而论成败,这正表现了杜牧卓越的史识。
173、4、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
174、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
175、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,中原一败势难回。
176、江东子弟今虽在,肯为君王卷土来?乌 江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177、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
178、注:①乌江亭: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,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。
179、②江东:指长江下游芜湖、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,是项羽起兵之地。
180、(1)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,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,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?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。
181、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。
182、第三首是从节***(气节)角度来评价的。
183、(2)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?杜牧通过这首诗,表达了对胜败得失、历史兴衰的看法,即胜败乃兵家常事,只要忍辱负重、重整旗鼓,定能东山再起。
184、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,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。
185、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,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,死了也要气壮山河。
186、5、金陵怀古 刘禹锡潮满冶城渚, 日斜征虏亭。
187、蔡洲新草绿, 幕府旧烟青。
188、兴废由人事, 山川空地形。
189、《后庭花》一曲,幽怨不堪听。
190、注:①冶城:在今南京朝天门一带,传为吴王夫差冶铸之地。
191、②征虏亭:东晋征虏将军谢石所建,故址在今南京市南郊。
192、(1)、本首诗咏叹的主旨是什么?感叹朝代兴亡之变化,盛衰无常,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,诗人以《玉树后庭花》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,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,正步着六朝的后尘,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。
193、(2)、首联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?早上和傍晚。
194、(3)、“兴废由人事,山川空地形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?两句有何深意?颈联承上两联转入议论。
195、诗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,并示警当世。
196、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?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?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;国家兴亡,原当取决于人事!在这一联里,诗人思接千里,自铸伟词,提出了社稷之存“在德不在险”的卓越见解。
197、6、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
198、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199、注:乌衣巷为东晋以来王、谢两世家居住之地。
200、王导谢安曾贵为宰相,显赫一时。
201、“王家书法谢家诗”也足以让人仰怀。
202、(1)从全诗看,“野草花”“夕阳斜”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?从全诗看,“野草花”“夕阳斜”反映的是一种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。
203、(2)事实上,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“王谢堂前”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,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?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唤起读者想象,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,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,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。
204、7、石头城 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,潮打空城寂寞回。
205、淮水东边旧时月,夜深还过女墙来。
206、注: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,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城门到草场门,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,石崖耸立,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。
207、战国时,楚国就在清凉山一带筑金陵邑。
208、公元212年孙权重筑,改名为石头城,城依山临江,南靠秦淮河口,形势险要,为六朝江防要地。
209、张勃《吴录》载:诸葛亮谓:“钟山龙蟠,石头虎踞,帝王之宅也。
210、”这首诗的感情是怎样的?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?表达的主旨是什么?诗人以不变写变,山、潮、水、月伴寂寞空城,而六朝繁华已成旧时陈迹。
211、借六朝的衰亡来抒发物是人非和国运衰微的感慨,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引以为戒。
212、8、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,战士还家尽锦衣。
213、宫女如花满春殿,只今惟有鹧鸪飞。
214、苏台览古 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,菱歌清唱不胜春。
215、 只今惟有西江月,曾照吴王宫里人注:①苏台即姑苏台,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,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。
216、②越中:即唐越州,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同是李白的怀古诗,但两首的艺术手法和抒发的思想感情都不相同。
217、请结合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。
218、《越中览古》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,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,以强烈的对比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,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;《苏台览古》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,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。
219、9、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
220、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
221、三山半落青天外,一水中分白鹭洲。
222、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
223、注:①此诗是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,南游金陵时所作。
224、②吴宫: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。
225、③晋代:指东晋,建都金陵。
226、④衣冠:指当时的名门世族。
227、⑤成古丘:成为一堆古墓。
228、结合全诗理解“总为浮云能蔽日”的意义。
229、结句落一“愁”字,作者“愁”什么?“总为浮云能蔽日”句使用了比喻,以“浮云”喻奸佞臣子,以“日”喻君主,“总为浮云能蔽日”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,自己报国无门,十分沉痛。
230、诗人所写的“愁”体现的正是这种忧君忧国、怀才不展、时不我待的心情。
231、10、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,锦官城外柏森森。
232、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
233、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234、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235、注:①蜀相: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。
236、②锦官城:古代成都的别称。
237、③柏森森: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。
238、③黄鹂:黄莺。
239、④三顾:指刘备三顾茅庐见诸葛亮事。
240、⑤两朝:指刘备、刘禅父子两朝。
241、⑥开济:开创基业,匡济艰危。
242、⑦出师未捷:诸葛亮曾五次出兵攻魏,建兴十二年(234),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百馀日,病死于五丈原军中。
243、(1)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,试分析《蜀相》诗中“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”一句,并说出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这一句是写入祠后所见,意思是: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,年年如此,可它为谁而绿呢?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,可有谁听呢?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是“自”“空”。
244、从“自”“空”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凄凉、冷落气氛,含有感伤的意味。
245、(2)本诗的主旨是咏叹什么?主旨是歌颂仰慕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,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。
246、以古人自况。
247、1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
248、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。
249、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。
250、羊公碑尚在,读罢泪沾襟。
251、注:①“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”:这两句是写登山所见。
252、“浅”指水,由于“水落”,鱼梁洲更多地露出水面,故称“浅”;“深”指梦泽,辽阔的云梦泽,一望无际,令人感到深远。
253、②羊公碑:据《晋书羊祜传》,羊祜镇荆襄时,常到此山置酒言咏。
254、羊祜生前有政绩,死后,襄阳百姓与岘山建碑立庙,“岁时飨祭焉。
255、望其碑者,莫不流涕”。
256、 这首诗的首联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内容?尾联中的一个“尚”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?首联说明了人事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,时光也在不停地流逝着这一生活哲理;尾联中的“尚”字,既有对朝代更替、人事变迁,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的感慨,有包含了作者至今仍无所作为,死后难免湮没无闻的伤感。
257、12、台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,六朝如梦鸟空啼。
258、无情最是台城柳,依旧烟笼十里堤。
259、注:韦庄,晚唐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)人。
260、(1)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。
261、诗人为什么说“台城柳”“无情”?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,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,不管人世沧桑、人间兴亡,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,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,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,因此诗人说它“无情”。
262、(2)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是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,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?为什么?同意。
263、因为诗人身处晚唐,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,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,如梦一场,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。
264、诗人凭吊台城古迹,回顾六朝旧事,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,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,怀古伤今。
265、13、贾生 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,贾生才调更无伦。
266、 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。
267、贾生 王安石一时谋议路施行,谁道君王薄贾生? 爵位自高言尽废,古来何啻万公卿。
268、注:前席:古人席地而坐,谈话投机时不自觉地向前移动坐席,靠近对方。
269、这两首诗都是对汉代贾谊的评述,但写作的角度不同,请说说两首诗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。
270、李诗的写作角度是讽文帝悼贾生,感叹贾生治国安邦的才学得不到施展;王诗则是赞文帝褒贾生,认为贾生并未受到君王的薄待,是有感于宋神宗的知遇之恩而写。
271、14、念奴娇·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272、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
273、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274、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275、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,羽扇纶巾。
276、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
277、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278、人生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。
279、注: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(1082)七月。
280、当时,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,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,这首词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。
281、试析词中景物特点以及抒发的情怀,体会词人的豪放词风。
282、从景物描写来看,描写的都是意境高远、雄浑壮阔的景物。
283、词人怀念古代的英雄及其丰功伟业,抒发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壮志难酬的慨叹,感情旷达而不哀伤,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。
284、整首词,气象磅礴,格调雄浑。
285、15、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
286、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,不尽长江滚滚流!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
287、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,生子当如孙仲谋!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标签: